2012年4月8日 星期日

鄭南榕殉道23週年 自焚現場定名「自由巷」

台灣史
【摘要4.8.2012自由】「我是鄭南榕,我主張台灣獨立!」1987年四月仍未解除戒嚴,在台北市金華國中演講會上,鄭南榕當著大批群眾與情治人員的面,語氣平和、意志堅定的公開突破禁忌、表達理念,他的勇氣與行動力,至今仍讓人懷念不已。
1980年代,「黨外雜誌」是最重要的台灣民主理念傳播管道,鄭南榕創辦自由時代系列週刊,申請十多張雜誌執照,儘管被一再查禁、停刊,他依然堅持出刊、維護百分之一百的言論自由
不同於其他人的長篇大論、滔滔不絕,鄭南榕的話不多,卻總是用行動推動自由民主,為抗議國民黨長期戒嚴,一九八六年他與黨外編聯會發起龍山寺「五一九綠色行動」,衝破戒嚴禁忌,儘管遭大批軍警圍堵,引發國內外媒體大幅報導,迫使國民黨隔年七月解除戒嚴,但鄭南榕也因此入獄近八個月。
1988年底,自由時代雜誌刊登許世楷的「台灣共和國憲法草案」,促使台灣「制憲建國」從秘密進行,進入公開討論的時代,但隔年一月高檢署因此以「涉嫌叛亂」為由,將鄭南榕入罪,他在雜誌社展開71天的自囚,隨身準備汽油桶、打火機,誓言「國民黨只能捉到我的屍體,不能捉到我的人」。
四月七日軍警包圍強攻雜誌社,他在總編輯室引火自焚身亡,卻被當時媒體抹黑為「拿汽油彈攻擊軍警」,甚至指他有精神病史。
鄭南榕的死,引領許多人走向台灣主權獨立之路,他五一九出殯當天,長年追隨他的黨工詹益樺,在總統府前蛇籠鐵絲網上自焚身亡,也為台灣獨立理念殉道。
前國史館長、台教會長張炎憲指出,鄭南榕自焚「是1980年代突破禁忌的總結,而其理念則開啟1990年代民主憲政改革的序幕」,也讓台灣社會思考主權、前途問題。
鄭南榕23年前就樹立標竿,「追求真正的自由,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」,距離台灣真正的民主、自由,雖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,鄭南榕的故事,卻也鼓勵人們必須更有勇氣,捍衛民主自由的理想與價值
【摘要4.8.2012自由】鄭南榕基金會昨天舉辦鄭南榕殉道23週年追思會,將自焚現場前的巷道定名為「自由巷」,由鄭南榕遺孀葉菊蘭、民進黨代理主席陳菊主持揭牌儀式,他們呼籲將鄭南榕自焚現場登錄為國家文化資產,四月七日訂為「言論自由日」。
鄭南榕紀念館至今完整保留當年的自焚現場,自由時代雜誌總編輯室仍佈滿燒焦的木頭、桌椅,窗戶仍有濃煙燻黑遺跡,鄭南榕基金會指出,這是世界少有的新聞工作者捍衛言論自由的象徵地,可以讓人認識台灣解嚴前後關鍵歷史。
雖然自焚事件過了23年,許多人仍自動自發到場獻花,繫上寫有祈福字句的小布條,讓這條平日充滿綠蔭的寧靜小巷,昨天突然擠滿人潮,陳菊說,每年四月七日,這裡都會擠滿人。
鄭南榕遺孀葉菊蘭也參加追思會,昨天並未公開發言,眼見許多老友前來,她都給予熱情擁抱;陳菊哽咽說,她常常覺得對鄭南榕非常虧欠,人類社會很少人會用生命捍衛理想
陳菊指出,鄭南榕主張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,她重回現場、走在這條巷子裡,心情非常沉重,一段時間沒來,覺得樹都長高了,走上樓梯,想到23年前的時光,想到台灣的命運與民進黨的命運,她感到腳步沉重,「原來自由離我們還是那麼遙遠」,但自由也不是天上掉下來,要一代接一代繼續努力,如今鄭南榕就像是賽德克.巴萊的彩虹橋,「看著我們有沒有失格!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